吐哈盆地台北西部原油族群及成藏期划分

被引:8
作者
袁明生
李华明
王志勇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原油族群; 显微组分; 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是吐哈油田公司“九五”以来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块,相继发现八个含油气构造带。通过对台北凹陷东西部侏罗系烃源岩的差异性分析,对台北凹陷西部原油进行了族群划分,认为台北西部原油可分成三个群组,分别对应以七克台组湖相泥岩为母源的“A”类原油,以水西沟群煤岩为母源的“C”类原油和以水西沟群煤系源岩复合成烃的“B”类原油。各类原油由于其母源成熟度和大量生排烃期的差异,导致其成藏期不同,以水西沟群煤系源岩为母源的油藏成藏期大都在晚燕山运动期,而以七克台组为母源的油藏其成藏期多在喜马拉雅运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88+176 +1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吐哈盆地煤及显微组分生烃模式 [J].
赵长毅 ;
程克明 .
科学通报, 1997, (19) :210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