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究竟因何流动——一种非接触式研究方法的引入

被引:10
作者
林松月
刘进
徐丽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
关键词
大学教师流动;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非接触式研究方法; 学术职业;
D O I
10.13445/j.cnki.t.e.r.2020.01.011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教师流动影响因素涉及教师隐私,传统研究往往效果不佳。本文首次尝试引入"非接触式"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资源进行扎根分析,克服传统大学教师流动影响因素研究的失真失实等问题。本研究对部分大学教师流动传统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并首次发现了多个新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大学教师流动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重新排序,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的"四维度—多中心—开放式"大学教师流动影响因素新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创新意义,未来随着更多大学教师流动大数据资源的引入,将可能构建形成更具有流动预测能力的大学教师流动理论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102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J].
王朝雪 .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8, (04) :77-83
[2]   高校教师流动的微观决策机制——基于“四力模型”的解释 [J].
李志峰 ;
魏迪 .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39 (07) :39-45
[3]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的理性分析 [J].
曾先锋 .
江苏高教, 2017, (08) :49-52
[4]   什么影响了大学教师流动? [J].
刘进 ;
哈梦颖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19 (02) :103-110
[5]   全球大学教师流动在加速吗——基于两次全球学术职业调查数据的分析 [J].
刘进 ;
沈红 ;
庞海芍 .
比较教育研究, 2015, 37 (08) :100-106
[6]   大学教师流动与学术职业发展——基于对中世纪大学的考察 [J].
刘进 ;
沈红 .
高校教育管理, 2015, 9 (03) :110-119
[7]   学缘对高校教师流动性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Web内容分析数据 [J].
吴培群 ;
孟璀 .
重庆高教研究, 2015, 3 (02) :68-74
[9]   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 [J].
陈向明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13 (01) :2-15+188
[10]   人才流动和不断更新的观念正在塑造——全球科学新格局 [J].
方陵生 .
世界科学, 2012, (12)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