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11
作者
梁建忠
文冰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林权;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博弈;
D O I
10.13691/j.cnki.cn23-1539/f.2008.01.004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对我国林权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指出森林资源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效益属性,政府和林农对这两种效益有着不同的追求。实施限额采伐制度使林农对林木的处置权受限,而且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林农经营森林的正外部性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因此政府与林农对不同效益的追求成了林权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构造博弈模型,分别分析存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不存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两种情况下,政府和林农的博弈过程,从理论上证明在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下,政府实施自由采伐的政策,落实林农的处置权可以使政府和林农双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云南省集体林林权制度现状及改革刍议 [J].
杨春玲 .
林业调查规划, 2006, (05) :139-141
[2]   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思考 [J].
张冲平 ;
李建友 ;
何丕坤 .
林业调查规划, 2006, (05) :134-138
[4]   林权制度改革要防止农村生态失衡 [J].
卢小冬 .
中国林业, 2006, (16) :47-47
[5]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要素市场的建立 [J].
杨晓杰 ;
明丽 .
商业研究, 2006, (04) :187-190
[6]   福建省南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建议 [J].
陈永源 ;
谢德海 .
林业经济问题, 2005, (05) :291-294
[7]   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J].
吕月良 ;
施季森 ;
张志才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79-83
[8]   我国林权改革制度窥见 [J].
李然 ;
严立冬 .
当代经济, 2005, (02) :59-60
[9]   中国集体林产权现状及安全性研究 [J].
戴广翠 ;
徐晋涛 ;
王月华 ;
谢晨 ;
王郁 .
林业经济, 2002, (11)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