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部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月丛
胡金华
许清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3]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河北省南部; 新石器时代; 文化序列; 古环境; 人地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81 [古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0709 ; 070903 ;
摘要
该文通过考古及古环境资料,分析了河北省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特点、古环境演变规律和人地关系,认为环境对于人类活动及人类文化发展的制约是主要的,环境不仅影响遗址的数量及分布位置,而且影响文化的性质及存续时间。在气候温暖期,河北省南部地区较多受中原文化及山东文化区系的影响,而在气候变冷或变干期,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或受北方文化影响较大。但人类活动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变化,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局部地区的原始植被,特别是森林植被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使得先民们不得不频繁迁移,因此在河北省南部,多数遗址文化层较薄且少有叠压现象。太行山区植被的破坏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中国北方晚更新世以来地质环境演化与未来生存环境变化趋势预测[M]. 地质出版社 , 张宗祜等著, 1999
[12]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丕远主编, 1996
[13]   论人地关系的异化与人地系统研究 [J].
方修琦 ;
张兰生 .
人文地理, 1996, (04) :8-13
[14]   人类活动对长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的冲击 [J].
蔡述明 ;
周新宇 .
地理科学, 1996, (02) :129-136
[15]   太行山东麓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认识 [J].
段宏振 .
文物春秋, 1992, (03) :1-9
[16]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
吴传钧 .
经济地理, 1991, (03) :1-6
[17]   任县卧龙冈遗址调查简报 [J].
徐海 ;
郭瑞海 .
文物春秋, 1990, (04) :8-10+25
[18]   正定南杨庄遗址试掘记 [J].
唐云明 .
中原文物, 1981, (01) :8-14+68
[19]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发现 [J].
严文明 .
考古, 1979, (01) :45-50
[20]   磁县下潘汪遗址发掘报告 [J].
唐云明 .
考古学报, 1975, (01) :73-11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