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研究

被引:8
作者
姜纪沂 [1 ]
张宇东 [2 ]
谷洪彪 [1 ]
左兰丽 [2 ]
机构
[1] 防灾科技学院地震科学系
[2] 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 耗散结构; 灰色关联熵; 演化模式; 地下水;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9.06.012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系统的信息熵越大,其有序度越低。地下水环境是符合耗散结构系统特征的动态有序系统,其演化进程中信息熵减少的特征可用来判别系统的演化方向。将地下水资源量作为决定其有序程度的序参量,按照地下水系统的实际开采量与可开采量之间的协同程度来指示系统的有序程度。将该两个序列之间关联系数的量化结果用信息熵来表述,构建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通过不同时段系统的信息熵变化特征判别其演化方向。该模型在衡水市的应用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深层地下水系统演化的信息熵变趋于减小,地下水系统功能逐渐退化,处于重建新的稳定态的演化过程中,地下水系统的状态和功能与原始的稳定态相比将存在极大的差异。该评价结果与地质环境监测反映的地下水环境的演化趋势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111 / 1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地下水系统演化 [J].
姜纪沂 ;
曹剑峰 ;
李升 ;
王博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1) :122-124+127
[2]   吉林中部平原区地下水温动态变化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J].
方燕娜 ;
廖资生 ;
陈洪艳 ;
董维红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1) :66-72
[3]   华北平原地下水生态环境水位研究 [J].
张长春 ;
邵景力 ;
李慈君 ;
崔亚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3) :323-326+330
[4]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灰色关联熵的水资源系统演化方向判别模型研究 [J].
畅建霞 ;
黄强 ;
王义民 ;
薛小杰 .
水利学报, 2002, (11) :107-112
[5]   自组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地学应用 [J].
申维 .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03) :1-7
[6]   自组织研究方法及其数学手段——根据输出输入来描述自组织系统的状态和演化 [J].
唐基础 .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1, (02) :29-32
[7]  
系统演化的辩证法——耗散结构论的整体观[J]. 管晓刚.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9(02)
[8]   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与地下水环境 [J].
任福弘 ;
殷正宙 .
水科学进展, 1992, (02) :149-154
[9]  
专门水文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曹剑峰[等]编著, 2006
[10]  
海河平原地下水演变与对策[M]. 科学出版社 , 张光辉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