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区施肥——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和减少面源污染的关键和必需措施

被引:86
作者
王火焰
周健民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肥料利用率; 施肥技术; 根区施肥; 养分高效;
D O I
10.13758/j.cnki.tr.2013.05.004
中图分类号
S147.2 [施肥];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当前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多种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进行了简评,对我国肥料养分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肥料向环境的迁移损失是肥料养分低效的根本原因,而土壤对肥料养分的吸附固定总体上不会导致肥料养分利用率下降。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低主要因大部分肥料养分分布于根系不能高效吸收的土体范围而致。根据土壤中肥料养分迁移扩散能力有限、作物根系高效吸收养分的土体范围有限以及养分供应浓度(强度)直接决定养分吸收效率等研究结论,本文论述了根区施肥是未来大幅度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的必然和关键措施。并对根区施肥进行了定义,提出了根区施肥的适用条件和未来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85 / 7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集约化农田节肥增效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何萍, 2012
[12]   Evaluating Plant-Available Potassium in Different Soils Using a Modified Sodium Tetraphenylboron Method [J].
Wang, Huo-Yan ;
Sun, Hai-Xia ;
Zhou, Jian-Min ;
Cheng, Wei ;
Du, Chang-Wen ;
Chen, Xiao-Qin .
SOIL SCIENCE, 2010, 175 (11) :544-551
[13]  
Root architecture and tree stability[J] . M. P. Coutts.Plant and Soil . 1983 (1)
[14]   渭北旱塬冬小麦产区提前深耕一次深施肥料的肥水效应与理论分析 [J].
吕殿青 ;
高华 ;
方日尧 ;
谷洁 ;
李旭晖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2) :269-275
[15]   稻田土壤养分的迁移规律及其环境风险 [J].
颜廷梅 ;
杨林章 ;
单艳红 .
土壤学报, 2008, 45 (06) :1189-1193
[16]   不同水稻基因型的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高效氮素吸收 [J].
程建峰 ;
戴廷波 ;
荆奇 ;
姜东 ;
潘晓云 ;
曹卫星 .
土壤学报, 2007, (02) :266-272
[17]   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与氮素利用 [J].
郭立 ;
梁天锋 ;
唐茂艳 ;
何礼健 ;
李如平 ;
杨为芳 ;
夏瑜 ;
江立庚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1) :185-188
[18]   尿素深施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高凤菊 ;
吕金岭 .
山东农业科学, 2006, (03) :48-49
[19]   黄土高原土壤物理性质对养分迁移速率的影响 [J].
王益 ;
刘军 ;
王益权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4) :20-23
[20]   优化施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效应 [J].
吴兰云 ;
徐茂林 .
土壤肥料, 2003, (04)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