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其破裂机制
被引:1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章明
邓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邓起东
机构
: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来源
:
地震地质
|
1989年
/ 01期
关键词
:
西藏崩错;
地震地表破裂;
变形特征;
破裂机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1951年11月18日,西藏那曲崩错附近发生了一次8级地震,地表产生了长达约91公里的破裂带。本文总结了该破裂的几何、位移分布特征,讨论了破裂的形成机制和崩错地震的发震构造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5+137 +137-13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震地表破裂位移测量的一种方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章明
邓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邓起东
[J].
中国地震,
1989,
(03)
: 51
-
56
[2]
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
韩同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韩同林
[J].
地震地质,
1983,
(04)
: 1
-
11+85
[3]
西藏高原札木、当雄地区的平均应力场
张立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立敏
束沛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束沛镒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秉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致和
[J].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 281
-
290
[4]
西藏地震史料汇编[M]. 西藏人民出版社 ,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1982
[5]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2
[6]
BRITTLE FRACTURE PROPAGATION IN ROCK UNDER COMPRESSION
HOEK, 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HOEK, E
BIENIAWSKI, ZT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BIENIAWSKI, Z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MECHANICS,
1965,
1
(03):
: 137
-
155
←
1
→
共 6 条
[1]
地震地表破裂位移测量的一种方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章明
邓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邓起东
[J].
中国地震,
1989,
(03)
: 51
-
56
[2]
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
韩同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韩同林
[J].
地震地质,
1983,
(04)
: 1
-
11+85
[3]
西藏高原札木、当雄地区的平均应力场
张立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立敏
束沛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束沛镒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秉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致和
[J].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 281
-
290
[4]
西藏地震史料汇编[M]. 西藏人民出版社 ,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1982
[5]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2
[6]
BRITTLE FRACTURE PROPAGATION IN ROCK UNDER COMPRESSION
HOEK, 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HOEK, E
BIENIAWSKI, ZT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BIENIAWSKI, Z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MECHANICS,
1965,
1
(03):
: 137
-
15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