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被引:13
作者
王湘苏 [1 ]
黄明豪 [1 ]
刘志浩 [2 ]
机构
[1]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艾滋病; 健康教育; 预防;
D O I
10.16117/j.cnki.31-1974/r.2007.04.007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全球卫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大学生正处于性意识与行为、价值观的形成期,对性和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面临着较大的感染艾滋病的潜在危险。因此,了解当今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现状,并找出当前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政策、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切实可行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J].
韦辉 ;
陆焯平 ;
聂绍发 .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12) :900-902
[2]   不同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 [J].
董蕾 ;
钱跃升 ;
张晓菲 ;
孟宪鹏 ;
廖玫珍 .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11) :978-979
[3]   上海市部分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 [J].
孙爱东 .
中国校医, 2006, (04) :394-395
[4]   兰州市不同专业大学生艾滋病认知与行为现状 [J].
樊景春 ;
白亚娜 ;
裴泓波 ;
石福艳 ;
屈燕 ;
赵迟 ;
胡晓斌 ;
杨坚 ;
苏峰 .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07) :575-576
[5]   广州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J].
聂少萍 ;
沈彬 .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06) :483-485
[6]   全国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需求调查 [J].
马迎华 ;
王超 ;
张冰 ;
张芯 .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04) :300-302
[7]   沈阳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 [J].
关喆 ;
白春玉 ;
张迪 ;
陈容 .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02) :123-125
[8]   大学生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和影响因素研究 [J].
潘晓红 ;
丛黎明 ;
马瞧勤 ;
杨清 ;
许国章 ;
余飞颖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10) :815-817
[9]   浙江某地大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 [J].
丛黎明 ;
马瞧勤 ;
许国章 ;
潘晓红 ;
余飞颖 ;
张丹丹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07) :533-535
[10]   清华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性观念调查 [J].
郭建丽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03) :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