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CO通量

被引:56
作者
张法伟 [1 ]
刘安花 [1 ]
李英年 [1 ]
赵亮 [1 ]
王勤学 [2 ]
杜明远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
[3] 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湿地; 涡度相关; CO2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依据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的2005年CO2通量数据,对青藏高原东北隅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源/汇功能及其部分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为明显的碳源,在植物生长季(59月份)吸收230.16 gCO2.m-2,非生长季(14月份及1012月份)释放546.18 gCO2.m-2,其中净排放最高在5月份,为181.49 gCO2.m-2,净吸收最高在8月份,为189.69 g CO2.m-2,年释放量为316.02 gCO2.m-2。在平均日变化中,最大吸收值出现在7月份12:00,为(0.45±0.0012)mgCO2.m-2.s-1,最大排放速率出现在8月份0:00,为(0.22±0.0090)mgCO2.m-2.s-1。生长季中69月份表现为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非生长季的变化幅度较小。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与气温、空气水气饱和亏和地表反射率等环境因素呈现相似的相关性,与地上生物量和群落叶面积指数则为线性负相关,生态系统呼吸(Res)则与上述因子的相关性呈现相反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通量网(ChinaFLUX)夜间CO2涡度相关通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J].
朱治林 ;
孙晓敏 ;
温学发 ;
周艳莲 ;
田静 ;
袁国富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34-44
[2]   青藏高原金露梅灌丛草甸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的季节变异及其环境控制机制 [J].
李英年 ;
孙晓敏 ;
赵新全 ;
赵亮 ;
徐世晓 ;
古松 ;
张法伟 ;
于贵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163-173
[3]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净二氧化碳交换量特征 [J].
徐玲玲 ;
张宪洲 ;
石培礼 ;
于贵瑞 ;
孙晓敏 .
生态学报, 2005, (08) :1948-1952
[4]   青藏高原3种植被类型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的比较 [J].
赵亮 ;
李英年 ;
赵新全 ;
徐世晓 ;
唐艳鸿 ;
于贵瑞 ;
古松 ;
杜明远 ;
王勤学 .
科学通报, 2005, (09) :926-932
[5]  
气象条件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2通量的影响[J]. 关德新,吴家兵,于贵瑞,赵晓松,韩士杰,金昌杰.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6]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生长季和非生长季CO2通量分析[J]. 徐世晓,赵新全,李英年,赵亮,曹广民,唐艳鸿,古松,王勤学,杜明远.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7]  
Temporal and seasonal changes i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 constructed wetland purifying peat mining runoff waters[J]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 2005 (3)
[8]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net exchange of CO 2 in 3 types of vegetation ecosystem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J] . Liang Zhao,Yingnian Li,Xinquan Zhao,Shixiao Xu,Yanhong Tang,Guirui Yu,Song Gu,Mingyuan Du,Qinxue Wang.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5 (16)
[9]   Methane emissions from different vegetation zones in a Qinghai-Tibetan Plateau wetland [J].
Hirota, M ;
Tang, YH ;
Hu, QW ;
Hirata, S ;
Kato, T ;
Mo, WH ;
Cao, GM ;
Mariko, S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4, 36 (05) :737-748
[10]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n a high marsh on the Texas Gulf Coast: effects of freshwater availability[J] . F.A. Heinsch,J.L. Heilman,K.J. McInnes,D.R. Cobos,D.A. Zuberer,D.L. Roelke.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