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权论”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被引:18
作者
李振福 [1 ]
彭琰 [2 ]
机构
[1] 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冰上丝绸之路”; “通权论”; 建设对策;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19.04.004
中图分类号
K901.4 [政治地理学、地缘地理学]; D822 [对外关系];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030207 ;
摘要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冰上丝绸之路"对我国地缘政治空间的北向延伸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其所处地区地缘局势的复杂性,我国急需适宜的地缘政治理论来指导我国的北极地缘实践,而在全球化浪潮下,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对国际地缘博弈的解释力已然不足。结合中国古代思想智慧和时代的发展特征,提出了符合中国及世界发展所需的互惠互利的地缘政治理论——"通权论",剖析了"冰上丝绸之路"与"通权论"的互动关系,指出"冰上丝绸之路"是国家实现"通权"的一次有力实践,同时"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实施也需以"通权论"作为指导。进一步以"通权论"为理论基础,提出我国建设"冰上丝绸之路"需加强政策对话、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搭建金融合作平台、精通国际规则与加强技术合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扩展地缘战略空间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的地缘战略意义 [J].
熊琛然 ;
王礼茂 ;
梁茂林 .
学术探索, 2018, (12) :26-32
[2]   中俄共建北方海航道研究 [J].
李振福 ;
丁超君 .
俄罗斯学刊, 2018, 8 (06) :65-86
[3]   中俄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的机遇与挑战 [J].
王志民 ;
陈远航 .
东北亚论坛, 2018, 27 (02) :17-33+127
[4]   地缘政治理论演变的新特点及对中国地缘战略的思考 [J].
李红梅 .
国际展望, 2017, 9 (06) :95-112+153
[5]   以善治为目标的北极合作法律规则体系研究——中国有效参与的视角 [J].
白佳玉 ;
王晨星 .
学习与探索, 2017, (02) :7-26+174
[6]   中俄北极合作走廊建设构想 [J].
李振福 ;
王文雅 ;
米季科瓦列里布罗尼斯拉维奇 .
东北亚论坛, 2017, 26 (01) :53-63+128
[7]   北极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与建设研究 [J].
李振福 ;
王文雅 ;
刘翠莲 .
产业经济评论, 2016, (02) :113-124
[8]   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 [J].
杜德斌 ;
段德忠 ;
刘承良 ;
马亚华 .
地理研究, 2015, 34 (02) :199-212
[10]   国际格局:“新一超多强”阶段来临 [J].
陈向阳 .
时事报告, 2014, (01)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