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繁昌中生代侵入岩的特征和锆石SHRIMP测年

被引:72
作者
楼亚儿
杜杨松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侵入岩; A型花岗岩类; 岩石化学; 锆石SHRIMP测年; 中生代; 繁昌; 安徽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6.04.003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安徽繁昌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内广泛发育燕山期侵入岩。侵入岩的岩性主要为黑云母石英二长岩至花岗岩,但以花岗岩为主。岩石富含钾长石,SiO2、K2O含量明显比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的要高。锆石SHRIMP法测年表明繁昌板石岭黑云母石英二长岩的形成年龄为(125.3±2.9)Ma,滨江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24.3±2.5)Ma,铜陵侵入岩(鸡冠石花岗闪长岩、小铜官山石英闪长岩)的SHRIMP年龄分别为(135.5±4.4)Ma、(139.5±2.9)Ma,因而确定繁昌侵入岩的形成比铜陵岩体至少要晚十几百万年。岩石的全岩主元素以及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繁昌地区的板石岭岩体和浮山岩体为典型的A型花岗岩类,而滨江花岗岩体是岩浆演化到最晚期的产物,形成于与A型花岗岩类似的构造环境,因而暗示125Ma左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壳强烈伸展的阶段。这一研究成果对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世早期(135~140Ma)与晚期(约125Ma)左右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湖南金鸡岭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构造环境分析 [J].
付建明 ;
马昌前 ;
谢才富 ;
张业明 ;
彭松柏 .
地球化学, 2005, (03) :215-226
[2]   中国东部岩石地球化学图 [J].
迟清华 ;
鄢明才 .
地球化学, 2005, (02) :97-108
[3]   安徽铜陵铜官山矿区中生代岩浆-热液过程:来自岩石包体及其寄主岩的证据 [J].
杜杨松 ;
秦新龙 ;
田世洪 .
岩石学报, 2004, (02) :339-350
[4]   安徽庐枞中生代富钾火山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J].
刘洪 ;
邱检生 ;
罗清华 ;
徐夕生 ;
凌文黎 ;
王德滋 .
地球化学, 2002, (02) :129-140
[5]   铜陵地区硫化物矿床成矿过程的热传导和物质输运动力学 [J].
岑况 ;
於崇文 .
地球化学, 2001, (06) :533-539
[6]   安徽沿江地区岩浆成矿带 [J].
邢凤鸣 .
安徽地质, 1999, (04) :272-279
[7]   长江中下游地区若干Cu(Au)、Cu-Fe(Au)和Fe矿床中钙质夕卡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赵斌,赵劲松,刘海臣 .
地球化学, 1999, (02) :113-125
[8]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研究 [J].
吴才来 ;
周打若 ;
黄许陈 ;
张成火 ;
黄文明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6, (04) :12-19
[9]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系列侵入岩 [J].
邢凤鸣,徐祥 .
地球化学, 1996, (01) :29-38
[10]   安徽两条A型花岗岩带 [J].
邢凤鸣,徐祥 .
岩石学报, 1994, (04) :35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