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电网体系框架研究

被引:6
作者
刘金长
杨德胜
孙飞
吴红侠
机构
[1]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平行电网; 虚拟空间电网; 时空推演;
D O I
10.16543/j.2095-641x.electric.power.ict.2016.08.002
中图分类号
TM727 [电力网];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多种能源耦合的坚强智能电网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传统的管理手段难以形成具有动态适应能力的有效解决方案。基于电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和平行系统理念,文章提出了平行电网的概念及框架,从平行电网概念、特征以及体系架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与现实电网空间同构的虚拟电网空间,引导现实空间电网系统运行,并使虚拟空间电网和现实空间电网平行执行、共同演化,可实现对现实空间电网的控制、管理及时空推演。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 [J].
杨佩 ;
蔡皓 ;
裘洪彬 ;
乔俊峰 .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6, 14 (04) :9-12
[2]   电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关键问题综述 [J].
梁云 ;
刘世栋 ;
郭经红 .
智能电网, 2015, 3 (12) :1108-1111
[3]   构建新一代能源系统的设想 [J].
周孝信 .
陕西电力, 2015, 43 (09) :1-4
[4]   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进展 [J].
刘东 ;
盛万兴 ;
王云 ;
陆一鸣 ;
孙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22-3531
[5]   未来配电系统形态及发展趋势 [J].
马钊 ;
周孝信 ;
尚宇炜 ;
周莉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06) :1289-1298
[6]  
指控5.0:平行时代的智能指挥与控制体系[J]. 王飞跃.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5(01)
[7]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平行系统体系研究[J]. 刘小明,李正熙.自动化学报. 2014(12)
[8]   微电网CPS物理端融合模型设计 [J].
刘汉宇 ;
邱赟 ;
牟龙华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4, 34 (10) :27-32
[9]   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J].
董朝阳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5) :1-11
[10]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特性、架构及研究挑战 [J].
许少伦 ;
严正 ;
张良 ;
唐聪 .
计算机应用, 2013, 33(S2) (S2)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