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6年天气形势对北京秋季空气重污染过程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高庆先 [1 ]
李亮 [2 ]
马占云 [1 ]
黄炳博 [3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北京; 秋季; 重污染; 天气形势;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7.01.71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我国北方秋冬季节的空气重污染过程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大环境事件,不仅受到公众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也已成为各地各部门政策制订者最为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众说纷纭的空气重污染过程的形成机理、治理方案、控制对策等,利用2013—2016年秋季(9—11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逐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重点对北京奥体中心站的空气重污染过程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合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天气形势分析图,系统地分析了我国4 a来秋冬季节出现大范围空气重污染过程的气候背景.结果表明:秋季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出现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空气重污染过程,除了排放源的影响之外,天气形势同样起着重要作用.2013—2016年秋季北京奥体中心的PM2.5污染状况仍以优良天气为主,其间中度及以上污染的持续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影响〔高ρ(PM2.5)〕也不容忽视.秋季北京奥体中心ρ(PM2.5)日均值超标(二级)日数占25.8%,其中2014年最为严重,超标日数达44 d,占37.4%.通过对空气重污染过程与我国传统节气的对比分析发现,入秋后我国北方首次出现持续48 h以上的空气重污染过程分别是在秋分和寒露两个节气,而最严重的空气重污染过程则出现在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从时间序列来看,4 a来北京奥体中心ρ(PM2.5)没有特别显著的改善,优良时数占60%左右,而中度以上的污染时数则维持在25%左右,但严重污染事件〔ρ(PM2.5)≥250μg/m3〕的有效时数则有明显的变化.此外,白天污染物的浓度明显低于夜晚.研究还发现,西伯利亚高压指数的异常偏低往往会导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和污染强度强的重度污染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北京一次污染天气过程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刘香娥 ;
何晖 ;
贾星灿 ;
高茜 .
气象, 2016, 42 (09) :1096-1104
[2]   2014年北京奥体中心空气质量演变特征 [J].
高庆先 ;
李亮 ;
黄炳博 ;
高文康 ;
高文欧 ;
苏布达 ;
王学中 .
环境科学研究, 2016, 29 (04) :465-474
[3]   京津冀4次重度污染过程的气象要素分析 [J].
张建忠 ;
李坤玉 ;
王冠岚 ;
薛建军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 39 (01) :19-25
[4]   “13·12”西安重污染气象条件及影响因素 [J].
张雅斌 ;
林琳 ;
吴其重 ;
王雯燕 ;
樊超 ;
赵荣 ;
刘波 ;
姚东升 .
应用气象学报 , 2016, (01) :35-46
[5]  
边界层低空急流导致北京PM2.5迅速下降及其形成机制的个例分析[J]. 廖晓农,孙兆彬,何娜,赵普生,马志强.环境科学. 2016(01)
[6]  
APEC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改善对比分析[J]. 李文涛,高庆先,刘俊蓉,李亮,高文康,苏布达.环境科学. 2015(12)
[7]  
APEC期间北京及周边城市AQI区域特征及天气背景分析[J]. 高庆先,刘俊蓉,王宁,李文涛,高文康,苏布达.环境科学. 2015(11)
[8]  
2014年春季山东省PM2.5跨界输送研究[J]. 贾海鹰,程念亮,何友江,陈云波,杜晓惠,单晓丽.环境科学. 2015(07)
[9]   京津冀地区霾成因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J].
缪育聪 ;
郑亦佳 ;
王姝 ;
刘树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5, 20 (03) :356-368
[10]  
2013年1月北京市一次空气重污染成因分析[J]. 程念亮,李云婷,张大伟,聂滕,邱启鸿,徐文帅.环境科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