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场馆“第二课堂”育人价值实现路径——基于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实证调查

被引:12
作者
谢娟 [1 ]
伍新春 [2 ]
季娇 [3 ]
机构
[1] 中国儿童中心
[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3]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科技场馆; 场馆认知; 场馆利用; 馆校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3.98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科技场馆是重要的校外科学教育场所。通过全国的抽样调查发现:城市中小学生更认同科技场馆的"教育"和"展示"职能,较少认同其互动性和娱乐性;利用科技场馆的次数很少,参观最多的科技场馆是动物园,而很少参观自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场馆;对科技场馆的利用受年级、性别和父母学历的影响。为促使中小学生积极利用科技场馆,科技场馆应在深入挖掘展品互动性和娱乐性的基础上,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发科学教育活动及主题课程,并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国际科技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的发展阶段、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J].
刘立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5, 1 (06) :401-404
[2]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定量分析 [J].
宋乃庆 ;
杨欣 .
教育研究, 2014, 35 (03) :25-30
[3]   高中生科学兴趣、科学价值观及科学素养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 [J].
唐一鹏 ;
胡咏梅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3, (02) :98-107
[4]   场馆科学学习:本质特征与影响因素 [J].
伍新春 ;
曾筝 ;
谢娟 ;
康长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13-19
[5]   低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J].
李大维 .
学前教育研究, 2009, (03) :10-13
[6]  
Chinese Family Groups' Museum Visit Motivation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eijing and Vancouver[J] . Jiao Ji,David Anderson,Xinchun Wu,Changyun Kang. Curator . 2014 (1)
[7]   Chinese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school and museum education [J].
Kang, Changyun ;
Anderson, David ;
Wu, Xinchun .
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 2010, 5 (03) :665-684
[8]  
Young children's Perspectives of Museum Settings and Experiences[J] . Barbara Piscitelli,David Anderson.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 2001 (3)
[9]  
Interactives and visitor learning .2 FALK J H,CAROL S,DIERKING L D,et al. Curator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