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权的保护范围与侵权认定问题:一种二元解释方法的适用性阐释

被引:25
作者
李杨
机构
[1]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2]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改编权; 行为; 作品; 综合性表达; 相似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改编权是一项重要的著作财产权。在理解和界定改编权的保护范围时,有必要构建一种"行为—作品"范畴的二元解释方法。二者共同构成改编权保护范围的双重认知体系,同时也是侵权认定中彼此联系、互为印证的重要因素。从二元范畴来看,改编是具备一定独创性且保留作品基本内容的改动行为。在改编侵权认定的基本规则上,应重视"相似性"在改编来源事实和侵权价值判断中的双重内涵,区分"证据性相似"与"实质性相似"。在改编权的侵权认定方法与步骤方面,"来源事实认定—对接层分析—侵权价值判断"的新三步法是解决改编侵权认定问题的一种理论尝试,同时对司法实践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版权法上实质性相似的判断 [J].
梁志文 .
法学家, 2015, (06) :37-50+174
[2]   改编权相关问题及其侵权判定方法 [J].
张玲玲 ;
张传磊 .
知识产权, 2015, (08) :28-35
[3]   改编作品的三步检验法 [J].
胡震远 ;
朱秋晨 .
人民司法, 2013, (08) :49-51
[4]   “知识创作物未保护领域”之思维模式的陷阱 [J].
田村善之 ;
李扬 ;
许清 .
法学家, 2010, (04) :118-131+179
[5]  
被误读的“修改权”[J]. 李琛.中国专利与商标. 2004(03)
[6]  
被误读的“修改权”[J]. 李琛.中国专利与商标. 2004 (03)
[7]  
著作权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崔国斌, 2014
[8]  
美国知识产权法[M]. 法律出版社 , 李明德, 2014
[9]  
著作权审判[M]. 法律出版社 , 陈锦川, 2013
[10]  
日本知识产权法[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日) 田村善之,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