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附:再论动力之知:回应郁振华教授
被引:14
作者
:
黄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黄勇
机构
:
[1]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来源
:
学术月刊
|
2016年
/ 48卷
/ 12期
关键词
:
郁振华;
非道德;
道德实践;
王阳明;
行孝;
良知;
D O I
:
10.19862/j.cnki.xsyk.2016.12.004
中图分类号
:
B82-02 [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学科分类号
:
01 ;
0101 ;
摘要
:
<正>郁振华的《再论道德的能力之知》一文,对我近几年关于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及其与赖尔的命题性知识(knowing that)、能力之知(knowing how)所发表的几篇中英文文章,特别是在本刊今年第一期上发表的《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命题性知识,能力之知,抑或动力之知?》(下文简称《动力之知》)一文,做了评论。对于自己的学术作品能够得到郁振华如此仔细的阅读(他在文章第一部分对我观点的概述非常精确)和具有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规则与德性:评童世骏的《论规则》
[J].
黄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黄勇
.
探索与争鸣,
2016,
(05)
:76
-82
[2]
朱熹的形上学:解释性的而非基础主义的
[J].
黄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黄勇
;
崔雅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校报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崔雅琴
.
社会科学,
2015,
(01)
:118
-128
[3]
论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基于赖尔与王阳明的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郁振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12)
:22
-41+205
[4]
如何在西方哲学语境中做中国哲学:以儒学研究为例
[J].
黄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黄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乔见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6
(04)
:13
-25+46
[5]
Works of Aristotle .2 Aristotle. Oxford . 1963
←
1
→
共 5 条
[1]
规则与德性:评童世骏的《论规则》
[J].
黄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黄勇
.
探索与争鸣,
2016,
(05)
:76
-82
[2]
朱熹的形上学:解释性的而非基础主义的
[J].
黄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黄勇
;
崔雅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校报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崔雅琴
.
社会科学,
2015,
(01)
:118
-128
[3]
论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基于赖尔与王阳明的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郁振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12)
:22
-41+205
[4]
如何在西方哲学语境中做中国哲学:以儒学研究为例
[J].
黄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黄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乔见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6
(04)
:13
-25+46
[5]
Works of Aristotle .2 Aristotle. Oxford . 196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