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围栏禁牧对毛乌素沙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熊好琴
[1
]
段金跃
[2
]
王妍
[1
]
张新时
[3
]
机构:
[1] 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建工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围栏禁牧;
土壤性状;
恢复;
毛乌素沙地;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03.019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过度放牧导致干旱半干旱区毛乌素沙地草地严重退化。通过禁牧措施排除放牧干扰,使草地自然恢复,作为一种低投入的措施在世界各国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中得到广泛采用。文中对毛乌素沙地三种不同管理类型(持续放牧、围栏5年和围栏16年)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围栏禁牧5年对0~30cm土壤颗粒组成和容重没有显著影响;围栏禁牧16年0~10cm土壤容重显著小于持续放牧区,而极细沙、粉粒和粘粒含量显著高于持续放牧区;围栏5年显著增加了0~5cm土壤有机碳,而0~30cm的全氮均没有显著增加。围栏16年土壤有机碳较放牧区在0~5cm、5~10cm、10~30cm分别显著增加了231%、81%、55%;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同。结果表明,围栏5年对土壤粘粉粒、全氮含量的恢复基本没有效果;围栏16年能显著增加表层土壤粘粉粒含量和有机碳、全氮,但土壤碳、氮水平还是在比较低的水平(有机碳:4.30g.kg-1;全氮:0.74g.kg-1),即长期禁牧可以逐渐改善土壤质地和提高土壤肥力。研究结果为半干旱退化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7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