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专业化、核心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创建——基于产业集群中我国本土企业创新行为视角

被引:5
作者
葛和平 [1 ]
吴福象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专业化; 技术创新; 品牌创建; 协同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3.2 [产品管理];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产业集群空间生态中,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的本土企业,通过产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获取低成本优势和低价竞争的经济效益。这种从低端切入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模式,使得本土企业的核心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创建被长期"低端锁定"。基于分工专业化理论及Helpman、Dixit&Stigltz的基本思想进行理论推演和博弈分析,可以发现本土企业在代工过程中,与跨国公司技术差距越大,跨国公司越不打击本土企业研发,本土企业也越不愿意研发;虽然本土企业通过"干中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及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却存在不确定性,从短期来看自主品牌创建可能性不大。考虑进入中间产品市场的本土企业生产所需的固定成本越小,最终产品市场的需求越大,在中间产品市场上讨价还价的能力越强、效率较高就越有可能通过自创品牌获得利润。地方政府主导的"政金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下,企业方和学研方获得协同创新收益相同时,双方的最佳策略是合作策略,是唯一的纳什均衡。因此,地方政府应引导和扶持产业集群中的本土企业,兼顾"产业品牌与企业品牌"创建,实现产业集群从"外向型"向"内生型"转变,这样可能更加有益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7+159 +159-16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国际分工的代价:垂直专业化的再分解与国际风险传导 [J].
代谦 ;
何祚宇 .
经济研究, 2015, 50 (05) :20-34
[2]   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 [J].
胡昭玲 ;
张咏华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3) :149-160
[3]   垂直专业化、企业签约与知识型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J].
李延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9) :122-134
[4]   我国焦点企业核型集群共性问题研究——基于该类三大典型产业集群的对比分析 [J].
付韬 ;
冷永杰 ;
杨志慧 .
经济体制改革, 2014, (04) :100-104
[5]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J].
洪银兴 .
经济科学, 2014, (01) :56-64
[6]   技术自立:一个探索性讨论 [J].
孙喜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 (01) :48-56
[7]   中国本土企业研发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集约边际”抑或“扩展边际” [J].
康志勇 .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10) :29-36+48+87
[8]   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产学研研究的发展态势 [J].
樊霞 ;
吴进 ;
任畅翔 .
科研管理, 2013, 34 (09) :11-18
[9]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 [J].
姜江 ;
胡振华 .
经济地理, 2013, 33 (08) :86-90+115
[10]   基于C-D生产函数的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 [J].
姜明辉 ;
贾晓辉 .
中国软科学, 2013, (06) :154-16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