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11
作者
刘铁芳
曹婧
机构
[1] 不详
[2]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德育主体; 主体性; 价值引导; 自主建构;
D O I
10.13694/j.cnki.ddjylt.2013.02.016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究竟谁是德育的主体,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厘清德育主体的概念,明晰德育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有利于德育实践的深化与德育目标的达成。文章明确提出,德育活动作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互为道德认识与实践的客体的同时,共同构成德育的主体。德育活动的展开,德育过程的深化,需要同时发挥师生作为德育主体的作用,即一方面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学生自主道德建构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肖川著, 2002
[2]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檀传宝著, 200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4]   教育的真义: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 [J].
肖川 .
上海教育科研, 1999, (03) :10-12+17
[5]   教师职业的本质 [J].
叶澜 .
教师之友, 2002, (02) :1-1
[6]   教育的主体与主体性教育散论 [J].
张传燧 .
教师教育研究, 2004, (03) :46-50
[7]   中德学者关于教育学问题的一次对话——“生命·实践”教育学系列论著编委会与本纳教授的座谈会 [J].
叶澜 ;
底特利希本纳 .
基础教育, 2011, 8 (01) :5-13
[8]  
教育概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叶澜著, 1999
[9]  
德育新论[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鲁洁, 1994
[10]  
论教育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