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

被引:36
作者
江孝君 [1 ,2 ]
杨青山 [1 ,2 ]
耿清格 [1 ,2 ]
王小艳 [3 ]
刘鉴 [1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3] 秦皇岛市第十九中学
关键词
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时空分异; 驱动机制; 长江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推动生态—经济—社会(EES)系统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核心需求,通过构建EES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ESDA和面板数据模型,测度分析了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行政单元EES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EES系统协调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中度失调型占据发展类型主体,空间上形成"东北高、西南低"的发展格局,高协调区位于长三角及中西部省会等核心城市;(2)EES系统协调发展呈"等级化"特征,协调度由高到低呈"金字塔"型分布,呈"集群化"特征,城市群内城市协调度整体较高;协调度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下游优于中上游,沿江城市优于非沿江城市;(3)EES系统协调发展呈现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H-H型集中,冷点区域L-L型较多,局域关联与冷热点空间格局总体表现出沿海优于内陆、下游优于中上游的分异特征;(4)EES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格局是EES子系统发展、自然区位、战略与政策、空间邻近效应等因素综合驱动形成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50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长江经济带大气环境效率的时空异质性与驱动因素研究
    汪克亮
    史利娟
    刘蕾
    杜宇
    孟祥瑞
    杨宝臣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 (03) : 453 - 462
  • [2] 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绩效时空特征分析
    朱贻文
    曾刚
    邹琳
    曹贤忠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12) : 1954 - 1962
  • [3] 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的格局与演变
    王磊
    段学军
    杨清可
    [J]. 地理科学, 2017, 37 (12) : 1841 - 1849
  • [4] 长江经济带“4E”协调发展时空格局研究
    王维
    [J]. 地理科学, 2017, 37 (09) : 1354 - 1362
  • [5]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
    谢志祥
    秦耀辰
    沈威
    荣培君
    [J]. 经济地理, 2017, 37 (03) : 1 - 9
  • [6] 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关系的演化特征
    逯进
    常虹
    赵少平
    许抄军
    [J]. 经济地理, 2016, 36 (09) : 42 - 48
  • [7] 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研究
    刘欢
    邓宏兵
    李小帆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5) : 160 - 166
  • [8]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承载力的空间格局
    狄乾斌
    韩帅帅
    韩增林
    [J]. 地理研究, 2016, 35 (02) : 337 - 352
  • [9] 长江经济带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钟业喜
    冯兴华
    文玉钊
    [J]. 地理科学, 2016, 36 (01) : 10 - 19
  • [10] 基于县域单元的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及空间演化
    魏晓旭
    赵军
    魏伟
    颉斌斌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11) : 1535 -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