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太古宙麻粒岩及下地壳分层的讨论

被引:4
作者
吴宗絮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河北; 麻粒岩相; 下地壳分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提出冀东太古宙麻粒岩可划分为无角闪石或黑云母的辉石亚相和含角闪石或黑云母的角闪石亚相,基于平衡的矿物组合估计的压力和温度,辉石亚相和角闪石亚相分别为800—850℃,9—11kbar,700—750℃,7—9kbar。由麻粒岩亚相推导的冀东下地壳由二层构成,下部层(30—37公里)为辉石亚相,上部层(23—30公里)为角闪石亚相,它与地球物理资料相符合。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华北东部地区地壳结构的初步研究 [J].
孙武城 ;
李松林 ;
杨玉春 .
地震地质, 1985, (03) :1-11
[2]   华北及东北油区大陆岩石圈构造和动力学 [J].
马杏垣 ;
刘国栋 ;
宿俭 .
石油实验地质, 1984, (03) :180-191
[3]   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深部构造背景及邢台地震(一) [J].
滕吉文 ;
冯炽芬 ;
李金森 ;
陈学波 ;
闻昆娣 ;
张家茹 ;
熊成君 .
地球物理学报, 1974, (04) :255-271
[4]  
1981;Exposed cross-sections through the continental crust:implications for crustal structure petrology and evolution;Earth Planet.Sci..Fountain;D.M.et al;.Lett.,
[5]  
冀东前寒武纪铁矿地质.[M].钱祥麟等 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  
冀东早前寒武地质.[M].孙大中 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7]  
变质作用与变质带.[M].[日]都城秋穗 著;周云生 译.地质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