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中、新生界沉降史分析

被引:33
作者
金鑫 [1 ]
陆永潮 [1 ]
卢林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研究院
关键词
车排子凸起; 中、新生界; 沉降史分析; 沉降中心; 二元体系域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选取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典型剖面,运用EBM系统对该区进行了沉降史模拟。结果显示车排子地区沉降受控于车排子凸起,白垩系和古近系的沉降中心位于研究区的东部和南部。随着车排子凸起逐渐趋于平缓,沉降中心主要集中于南部地区。进一步研究表明,车排子地区的沉降受三幕逆冲挤压作用的控制,每一幕的沉降速率都由高逐渐降低,反映了应力从挤压到松弛。分析显示沉降中心与构造作用也制约着层序的样式,同时提出了类前陆盆地前隆—隆后斜坡带的二元体系域结构是车排子地区的主要层序构成样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沉降中心的分布及其构造控制 [J].
佟殿君 ;
任建业 ;
李亚哲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180-188
[2]   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构造带为例 [J].
何登发 ;
尹成 ;
杜社宽 ;
石昕 ;
马辉树 .
地学前缘, 2004, (03) :91-101
[3]   前陆盆地构造活动的层序地层响应 [J].
刘景彦 ;
林畅松 .
地学前缘, 2000, (03) :265-266
[4]   陆相盆地幕式构造旋回与层序构成 [J].
解习农 ;
程守田 ;
陆永潮 .
地球科学, 1996, (01) :30-36
[5]   前陆盆地类型及褶皱-冲断层样式 [J].
刘和甫 .
地学前缘, 1995, (03) :59-63+67+65-68
[6]  
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思田等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