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正向驱动乡村绿色发展研究——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的分析

被引:18
作者
王晓东
李繁荣
机构
[1] 太原师范学院经济系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乡村绿色发展; 劳动力流动机制; 生态农业;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19.12.016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劳动力经历了多元流动阶段,改善了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外源污染与农业面源的内源污染的双重夹击,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老人农业""化学农业"非生态农业成为常态。"三唯论"、二元经济理论、托达罗模型虽然与我国不同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相吻合,但其固有的生态缺失决定了这些理论不能指导现阶段乡村的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乡村绿色发展需要形成流出、留住、吸引、培育相结合的良性劳动力流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思路——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 [J].
宋迎昌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1 (01) :131-136
[2]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伦理旨归 [J].
李琳 ;
曾建平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1 (06) :41-46
[3]   改革开放40年“三农”问题的演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J].
温铁军 ;
邱建生 ;
车海生 .
理论探讨, 2018, (05) :5-10
[4]   由细碎走向适度规模:土地经营格局变迁对农村治理生态的影响分析 [J].
刘彤 ;
杨郁 .
理论探讨, 2018, (03) :155-160
[5]   农民资金互助社经营目标偏移的实证解释——基于社会资本视角 [J].
董晓林 ;
石晓磊 ;
徐虹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02) :52-59+146
[6]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内涵与价值意蕴 [J].
孙德超 ;
曹志立 .
经济问题, 2018, (01) :1-7
[7]   改革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与重新配置 [J].
蔡昉 .
中国农村经济, 2017, (10) :2-12
[8]   中国传统有机农业是如何转变为化学农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变迁的危机及其可能的前景 [J].
张伟兵 .
社会科学战线, 2017, (09) :171-183
[9]   从穷人经济到规模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挑战 [J].
蔡昉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16, 51 (05) :14-26
[10]   试论中国的人口转变、结构转型与刘易斯转折点 [J].
张永丽 ;
景文超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2, 14 (06) :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