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黄龙山不同白桦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27
作者:
郭其强
张文辉
何景峰
王贞红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白桦林群落;
林分状况;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黄龙山林区以4种不同白桦林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共设置20m×20m的样地15块,从林分特征、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灌木和草本生物量及乔木蓄积量等方面,对不同白桦林群落类型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群落B林(白桦+茶条槭混交)中白桦林分状况为最好,其次为群落A(油松+白桦混交林),群落D(白桦纯林)最差;(2)不同群落中植物种类分别为群落A(51种)>群落B(49种)>群落D(48种)>群落C(38种);(3)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群落A>群落B>群落C>群落D;(4)不同群落内草本和灌木总生物量排序为群落D(73.19t·hm-2)>群落B(65.07t·hm-2)>群落C(59.93t·hm-2)>群落A(44.82 t·hm-2),乔木蓄积量为群落A(123.50m3·hm-2)>群落D(69.50m3·hm-2)>群落B(53.25m3·hm-2)>群落C(50.25m3·hm-2).研究结果表明,黄龙山不同白桦林群落中混交林在生长状况、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方面均优于纯白桦林.表明白桦混交林对保持黄龙山森林群落稳定性,提高林分质量,实现白桦林向松栎林的逐渐过渡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