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冲击效应

被引:2
作者
陈守东 [1 ]
田艳芬 [1 ]
邵志高 [2 ]
杨东亮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商学院
[2]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银行体系脆弱性; 时变参数模型; 冲击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和汇率风险视角构建的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数更具时效性;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冲击,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明显的负向冲击。为避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加剧,应从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三个角度来控制银行风险的积累;特别是在制定实施刺激经济的措施时,要避免其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 [J].
万晓莉 .
金融研究, 2008, (06) :80-93
[2]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许长新 ;
张桂霞 .
亚太经济, 2007, (01) :47-50
[3]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理论分析及实证考察 [J].
伍志文 .
金融论坛, 2003, (01) :2-9
[5]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 [J].
Bernanke, B ;
Gertler, M ;
Gilchrist, S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6, 78 (01) :1-15
[6]  
Agency Costs, Net Worth, and Business Fluctuations[J] . Ben Bernanke,Mark Gertler.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9 (1)
[7]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J] . Douglas W. Diamond,Philip H. Dybvi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8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