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

被引:105
作者
万晓莉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量化测度; 因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关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状况的判断,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动态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季度的金融脆弱性指数,对我国1987—2006年的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估与判断,并对主要风险来源和演变过程给出分析。主要得到如下几点结论:一、在过去二十年中,约有20%的时间是极度脆弱的,主要表现在1994年以前。二、金融脆弱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在1999—2002年表现出上升趋势。三、不同风险演变路径不同。1987—2006二十年里,流动性风险是主要风险来源,但其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并没有下降趋势,相反自2005年开始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这些结论也与定性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资本外逃与金融稳定:基于中国的实证检验 [J].
蒋丽丽 ;
伍志文 .
财经研究, 2006, (03) :93-102
[2]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的实证研究 [J].
刘卫江 .
管理世界, 2002, (07) :3-10+156
[3]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刘锡良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