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的机理与路径分析

被引:6
作者
唐运舒
冯南平
高登榜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要素转移; 聚集融合; 发展路径;
D O I
10.13253/j.cnki.ddjjgl.2013.03.008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通过理论和案例剖析了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的机理和发展路径。认为:生产要素的转移与集聚本质是一个集成创新的过程;按照时间的演化顺序,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的发展路径依次为要素的初步集聚、组织的中度集成和产业要素的高度融合三个连续的阶段。要素的初步集聚是因为系列外部事件冲击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中度集成阶段是组织、制度、资源相互作用,自我强化回馈的过程,是市场推动的结果;高度集成阶段则是在中度集成的基础上,生产系统成功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网络中,形成具有创新功能和一定竞争优势的区域创新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要素转移与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 [J].
朱汉清 .
经济学家, 2010, (12) :58-63
[2]   要素集聚、规模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李胜会 ;
李红锦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0, (04) :59-66
[3]   奇瑞自主创新研究 [J].
李晓勇 ;
程田华 ;
许正松 .
中外企业家, 2010, (06) :50-52
[4]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城市化与要素集聚的实证研究 [J].
孔善右 ;
唐德才 ;
程俊杰 .
管理工程学报, 2009, 23 (01) :167-170
[5]   奇瑞的创新模式 [J].
封凯栋 ;
尹同耀 ;
王彦敏 .
中国软科学, 2007, (03) :76-84
[6]   要素集聚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J].
张幼文 ;
梁军 .
学术月刊, 2007, (03) :74-82
[7]   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 [J].
苏雪串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 (01) :49-52
[8]   要素集聚整合的差异性与城市发展模式 [J].
王胜英 .
南京社会科学, 2003, (01) :15-21
[9]   要素转移与地区经济发展 [J].
高振沧 ;
刘勇 ;
赵恩祥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2) :42-44
[10]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集聚差异性研究[D]. 米娟.辽宁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