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的城市通风道规划研究

被引:34
作者
陈宏 [1 ,2 ]
周雪帆 [1 ]
戴菲 [1 ]
管毓刚 [1 ,3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与环境研究中心
[3]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通风道; 城市气候; 城市环境; 城市尺度气象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0706 ; 070602 ;
摘要
如今,50%以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而城市由于其特殊下垫面及人类活动影响存在一些特有的环境与气候问题,其中最为严重和明显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城市尺度着手的调节策略:城市通风道。在城市中设计通风道,有助于打破城市热岛环流帮助城郊凉爽气流渗入,提高城市内空气的流动性,增加城市绿化率,分割大面积城市空间,消除热岛的规模效应及叠加作用。本文浅析了城市通风道建立的必要性,对城市环境、气候的调节作用,给出了通风道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策略,最后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案例开拓研究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适于山地城市规划的近地层风环境研究.[D].陈士凌.重庆大学.2012, 02
[2]  
基于深圳市道路气流特征的城市通风网络模型研究.[D].石华.重庆大学.2012, 05
[3]  
The effects of land-use alteration on the sea breeze and daytime heat island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H Kusaka;F Kimura;H Hirakuchi;M Mizutori;.J Meteorol Soc Jpn.2000,
[4]   基于道路布局的城市区域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J].
乐地 ;
李念平 ;
苏林 ;
李靖 ;
魏小清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9 (01) :27-31
[5]   基于局地环流的城市通风道规划方法——以德国斯图加特市为例 [J].
刘姝宇 ;
沈济黄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 44 (10) :1985-1991
[6]   基于气候调节的城市通风道探析 [J].
李鹍 ;
余庄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6) :991-997
[7]   南京市热场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覆被关系研究 [J].
苏伟忠 ;
杨英宝 ;
杨桂山 .
地理科学, 2005, (06) :6697-6703
[8]   热力景观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J].
陶康华 ;
陈云浩 ;
周巧兰 ;
安庆国 .
城市研究, 1999, (01) :20-22+63
[9]   天津市夜间城市热岛的数值模拟 [J].
边海 ;
铁学熙 .
地理学报, 1988, (02) :150-158
[10]   北京城市热岛的几种类型 [J].
张景哲 ;
刘继韩 ;
周一星 ;
王永昌 .
地理学报, 1984, (04) :42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