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8-9日泰安市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1
作者
康桂红
郝兰春
袁超
边智
徐长山
机构
[1] 泰安市气象局
关键词
暴雨; 副高; 急流; 低涡;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09.s1.049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09年7月8-9日发生在泰安的暴雨天气过程主要是在副高西进北抬、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与高空低槽东移南压相结合的大尺度环流下,由黄河北部的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和鲁中地区的小低涡以及低空西南急流共同作用造成的。低空西南急流为大暴雨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低涡加大了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850 hPa低空大气散度辐合中心正处于泰安,垂直速度强上升区也在鲁中地区,为暴雨产生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条件,低层850 hPa假相当位温sθe>75℃的高能舌为这次暴雨提供了不稳定能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06年7月3日宁阳县大暴雨过程分析 [J].
郝兰春 ;
康桂红 ;
贾思之 ;
侯玉杰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27) :155-156
[2]   2004-07-28新乡市大暴雨成因分析 [J].
刘朝亮 ;
王新红 ;
钟兴华 ;
马月枝 ;
王金兰 .
河南气象, 2006, (01) :28-30
[3]   一次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J].
杨宗波 ;
康桂红 ;
邢建忠 ;
杨瑞峰 .
山东气象, 2005, (04) :15-16
[4]   2003年淮河上游区域暴雨的水汽特征 [J].
吴蓁 ;
苏爱芳 ;
王晓丹 .
河南气象, 2004, (04) :9-11
[5]   数值产品在2003-06-22大暴雨预报中的释用 [J].
郝齐芬 ;
宁德峰 ;
康绍军 ;
王浩汤 .
河南气象, 2004, (01) :22-23
[6]   用动力相似方法预报8月份暴雨 [J].
郝家学 ;
张洪卫 ;
陆剑红 ;
蔡冬梅 .
河南气象, 2001, (03) :6-7
[7]   暴雨和中尺度气象学问题 [J].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1994, (03) :274-284
[8]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等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