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黄海暖流的指示

被引:10
作者
王亮 [1 ,2 ]
李超伦 [1 ]
于非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关键词
黄海暖流;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指示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对南黄海进行浮游动物采集,以了解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黄海暖流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南黄海冬季仍然以温带和暖温带种为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强壮滨箭虫Aidanosagitta crassa、细足法Themisto gracilipes等温带和暖温带种类在浮游动物数量组成中具有较大优势。与此同时,一些暖水种在调查海域局部出现。2009年12月暖水种仅分布在南黄海东南部黄海暖流源地附近。位于黄海中部的调查区东侧温盐层化现象明显,近底层低温、高盐、高营养盐的水文特征体现了黄海冷水团的残留;2010年1月在35°—36°N区域暖水种种类明显增加,截平头水蚤Paracandacia truncata、长尾基齿哲水蚤Clausocalanus furcatus出现的位置与暖流路径相吻合,海洋真刺水蚤Euchaeta rimana数量相比12月有明显向北推进的趋势。主成分分析显示暖水种的分布与温度有良好的相关性。Shannon-Weaver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没有呈现明显的分布规律,对黄海暖流的指示作用不如种类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853 / 8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The influence of advection on zo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an Arctic fjord (Kongsfjorden, Svalbard)[J] . Kate Willis,Finlo Cottier,Slawek Kwasniewski,Anette Wold,Stig Falk-Petersen.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 . 2006 (1)
[12]   Climate change and marine plankton [J].
Hays, GC ;
Richardson, AJ ;
Robinson, C .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5, 20 (06) :337-344
[13]  
南黄海暖流水的温、盐度分布特征 .2 蓝淑芳等. 海洋科学集刊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