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耐光氧化和耐荫特性的生理基础(英文)

被引:15
作者
李霞
焦德茂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南京,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光氧化; 遮荫; 水稻; PSⅡ光化学效率(Fv/Fm); RubisCO;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11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简易、有效的人工光氧化和遮荫技术对 30个水稻 (OryzasativaL .)种质进行筛选 ,鉴定出既耐光氧化又耐荫、耐光氧化不耐荫、耐荫不耐光氧化、既不耐荫又不耐光氧化等 4种品种类型 ,并用既耐光氧化又耐荫的品种“武育粳 3号”和对光氧化和遮荫均敏感的品种“香籼”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遮荫条件下 ,与对光氧化和遮荫敏感的品种“香籼”比较 ,“武育粳 3号”的PSⅡ活性差异不大 ,RuBisCO活性降低较少 ,光合能力、光合生产力较高。在光抑制条件下 ,“武育粳 3号”的PSⅡ活性 ,PSⅡ光化学效率 (Fv/Fm) ,PSⅡD1蛋白含量降低较少 ,光合作用光抑制较轻。在光氧化条件下 ,内源活性氧清除剂SOD诱导活性高 ,清除O-能力强 ,因而叶绿素衰减较慢。上述研究为水稻育种提供了配套的优良生理特性的鉴定技术和生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71 / 12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