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福建省森林旅游低碳化发展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慧 [1 ]
陈秋华 [1 ]
修新田 [2 ]
林萍萍 [1 ]
黄颖瑜 [1 ]
刘理明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科研院
关键词
森林旅游; 低碳化;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D O I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6.06.025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旅游低碳化发展潜力巨大,且实践较早。基于福建省2003—2014年森林旅游业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综合法对福建省森林旅游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程度从森林(公园)旅游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四个维度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生态赤字绝对值数额在不断减少,森林(公园)旅游地生态足迹占比碳吸收地(林地)生态足迹比例越来越小,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都处于不安全状态。但从各项指数变化的趋势来看,福建省森林低碳旅游化目前虽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但生态压力正逐步减小,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生态足迹的模型修正与方法改进 [J].
周涛 ;
王云鹏 ;
龚健周 ;
王芳 ;
冯艳芬 .
生态学报, 2015, 35 (14) :4592-4603
[2]   北京森林旅游生态足迹的嬗变与启示——基于1999-2011年森林公园的统计数据 [J].
陈珂 ;
张颖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6 (02) :80-84
[3]   基于能源消费的中国省级区域碳足迹时空演变分析 [J].
卢俊宇 ;
黄贤金 ;
陈逸 ;
肖潇 .
地理研究, 2013, 32 (02) :326-336
[4]   基于国家生态足迹账户计算方法的福建省生态足迹研究 [J].
邱寿丰 ;
朱远 .
生态学报, 2012, 32 (22) :7124-7134
[5]   生态足迹理论综述与应用展望 [J].
谭伟文 ;
文礼章 ;
仝宝生 ;
沈佐锐 ;
高觅 .
生态经济, 2012, (06) :173-181
[6]   中国森林公园的发展方向 [J].
李柏青 ;
吴楚材 ;
吴章文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749-2756
[7]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全球生态可持续性时空分析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贾敦新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6) :68-72
[8]   基于生态压力指数的不同尺度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J].
赵先贵 ;
马彩虹 ;
高利峰 ;
韦良焕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6) :135-138
[10]   旅游生态足迹: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 [J].
杨桂华 ;
李鹏 .
生态学报, 2005, (06) :1475-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