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全球生态可持续性时空分析

被引:38
作者
陈成忠
林振山
贾敦新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指数; 生态可持续性; 全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足迹受人口、消费、科技等社会、经济及自然因素影响,且都是绝对数字,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可持续性。因此,基于吴隆杰提出的具有较好分析、比较功能的生态足迹指数(EFI),并利用WWF《地球生命力报告》系列数据,对1961—2003年全球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动态评估,对154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生态可持续性进行空间序列静态分析。结果发现:42 a来全球EFI在波动中急剧下降,1987年转入不可持续状态,2003年达到-25.28%;2003年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生态可持续性强弱排序为巴西>俄罗斯>墨西哥>法国>中国、印度>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人均生态足迹排名前10位的国家排序为新西兰>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丹麦>爱沙尼亚>美国>阿联酋>科威特,全球7地区排序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非欧联盟>非洲>北美>亚太区>欧洲联盟>中东和中亚;若将EFI大于0、HDI大于0.8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2005年世界人文发展报告》公布HDI较高的国家中有3个处于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陈成忠
    林振山
    陈玲玲
    [J]. 生态学报, 2006, (11) : 3812 - 3816
  • [2] 上海城市边缘区样带LUCC的生态效应分析
    贾铁飞
    郑辛酉
    倪少春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4) : 84 - 88
  • [3] 我国人文发展指数分析
    张艳芳
    刘金惠
    [J]. 统计教育, 2006, (04) : 12 - 14
  • [4] 区域人均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模型——以1995年2003年江苏人均足迹为例
    赖力
    黄贤金
    刘伟良
    [J]. 资源科学, 2006, (01) : 14 - 18
  • [5]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估
    吴隆杰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 94 - 99
  • [6] 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2003年生态足迹调查分析
    蒋莉
    陈治谏
    沈兴菊
    不详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5, (02) : 82 - 85
  • [7] 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
    徐中民
    程国栋
    邱国玉
    [J]. 地理学报, 2005, (02) : 198 - 208
  • [8]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徐中民
    程国栋
    张志强
    [J]. 生态学报, 2001, (09) : 1484 - 1493
  • [9]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Linares, AC
    Falfán, ISL
    García, JM
    Guerrero, AIS
    Guerrero, C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03) : 375 - 390
  • [10] 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 .2 李利锋,成升魁. 自然资源学报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