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受人口、消费、科技等社会、经济及自然因素影响,且都是绝对数字,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可持续性。因此,基于吴隆杰提出的具有较好分析、比较功能的生态足迹指数(EFI),并利用WWF《地球生命力报告》系列数据,对1961—2003年全球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动态评估,对154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生态可持续性进行空间序列静态分析。结果发现:42 a来全球EFI在波动中急剧下降,1987年转入不可持续状态,2003年达到-25.28%;2003年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生态可持续性强弱排序为巴西>俄罗斯>墨西哥>法国>中国、印度>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人均生态足迹排名前10位的国家排序为新西兰>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丹麦>爱沙尼亚>美国>阿联酋>科威特,全球7地区排序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非欧联盟>非洲>北美>亚太区>欧洲联盟>中东和中亚;若将EFI大于0、HDI大于0.8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2005年世界人文发展报告》公布HDI较高的国家中有3个处于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