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表温度的低频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13
作者
李娟 [1 ]
左军成 [1 ]
李艳芳 [2 ]
张蓓 [1 ]
陈嫣红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物理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关键词
南海; 海表温度; EINio Modoki; 表面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11 [温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0—2010年HadISST1海表温度分析了1950—2010年南海海表温度的季节、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并探讨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厄尔尼诺/南方涛动、表面风和EI NioModoki对南海海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海海表温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1975年左右发生1次由低到高的跃变;1950—2010年间南海海表温度具有显著的线性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0.014℃/a,61a共升高0.84℃.南海海表温度异常场分别存在着全海域同位相振荡和东南—西北向反位相振荡2个主要模态,前者是主要模态,以年际振荡为主,而后者则是次要模态,以季节振荡为主.南海海表温度在秋、冬、春季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低的特征,夏季在越南沿岸有一冷中心,受季风影响显著,其分布季节变化明显,冬、夏季表面风场的季节转换会影响南海海表温度季节性区域特征.EI NioModoki事件发生时,西太平洋的偏冷水通过巴拉望海峡传到南海,同时大气环流也发生了异常,从而导致南海海表温度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575 / 5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