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与协调:土地市场助推城镇化发展的证据

被引:12
作者
陈坤秋 [1 ,2 ,3 ]
王良健 [4 ]
屠爽爽 [1 ,5 ]
龙花楼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4]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5] 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镇化协调发展; 土地市场效率; 作用机制; 城乡转型发展; 人口城镇化; 财政分权; 城市经济;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03.005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基于效率与协调性视角,构建了土地市场助推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框架,从土地市场效率与城镇化协调性的内涵出发,运用SE-DEA模型对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土地市场效率进行测评,以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表征城镇化协调性,分析了二者的时空特征,并运用面板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2014年我国城市土地市场效率与城镇化协调性均呈下滑态势,土地市场效率、城镇化协调性提升的城市占比仅分别为21.75%、9.12%,但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低效率与低协调性城市的集中分布地。高效率城市散见于东北、陕甘宁、成渝等地,而高协调性城市则散布于胡焕庸线两侧及两广地区。②土地市场通过价格、竞争与流转机制以及吸纳、集聚与累积效应促进土地城镇化的精益发展与人口城镇化的相对快速提升,并触发城市经济与城镇化协调性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③城市土地市场效率对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兼具累积叠进的时间滞后效应,城市土地市场效率每提高1%,城镇化协调性将提升6.9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财政分权则呈负向影响,城镇化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1]   中国土地财政增长之谜——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增长的策略性 [J].
李郇 ;
洪国志 ;
黄亮雄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4) :1141-1160
[22]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分析——基于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 [J].
梁流涛 ;
赵庆良 ;
陈聪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7) :48-54
[23]   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 [J].
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 ;
蔡洪滨 ;
李波 ;
林赞 ;
伍戈 ;
徐林 ;
席钰 ;
袁力 ;
周诚君 .
金融研究, 2013, (05) :114-125
[24]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 [J].
李强 ;
陈宇琳 ;
刘精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7) :82-100+204
[25]   土地市场化改革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影响研究 [J].
李建强 ;
曲福田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5) :70-75
[26]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J].
范进 ;
赵定涛 .
经济学家, 2012, (05) :61-67
[27]   异质性、财政分权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研究 [J].
张曙霄 ;
戴永安 .
金融研究, 2012, (01) :103-115
[28]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J].
吴得文 ;
毛汉英 ;
张小雷 ;
黄金川 .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1111-1121
[29]   中国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与留守人口的比较研究 [J].
宋健 .
人口研究, 2010, 34 (06) :32-42
[30]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J].
龙花楼 ;
刘彦随 ;
邹健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2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