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区域差异

被引:16
作者
周文龙 [1 ,2 ]
熊康宁 [1 ,2 ]
龙健 [2 ,3 ]
李晋 [1 ,2 ]
任远 [1 ,2 ]
陈伟杰 [1 ,2 ]
贺祥 [4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2]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4] 凯里学院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密度; 碳储量; 喀斯特石漠化;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1.05.020
中图分类号
S154.1 [土壤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贵州为例,选取3个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以划分出的4条核心小流域为监测单元,对各示范区内及示范区之间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示范区之间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性较大,表现为红枫湖示范区(6.12 kg m-2)>鸭池示范区(5.21 kg m-2)>花江示范区(2.80 kg m-2);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整体表现为无明显、潜在石漠化样地大于中、强度石漠化样地;岩石裸露率是影响喀斯特地区表层土壤碳密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特别对于中、强度石漠化区;地貌、气温和不同工程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具备巨大的固碳减排效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有机碳蓄积量是今后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131 / 11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潜力分析——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为例 [J].
陈伟杰 ;
任晓冬 ;
熊康宁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0) :5254-5258
[2]   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基于国家耕地土壤监测数据 [J].
程琨 ;
潘根兴 ;
田有国 ;
李恋卿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2476-2481
[3]   保护性耕作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分析——基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资料 [J].
王成己 ;
潘根兴 ;
田有国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2464-2475
[4]   安徽省贵池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变化及固碳意义 [J].
许信旺 ;
潘根兴 ;
孙秀丽 ;
薛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2551-2558
[5]   基于GIS的安徽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J].
程先富 ;
谢勇 .
地理科学, 2009, 29 (04) :540-544
[6]   区域稻田土壤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J].
唐晓红 ;
吕家恪 ;
魏朝富 ;
谢德体 ;
潘根兴 ;
曾希柏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4) :173-177
[7]   滇黔桂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J].
张勇 ;
史学正 ;
于东升 ;
王洪杰 ;
孙维侠 ;
赵永存 .
土壤学报, 2009, 46 (03) :526-531
[8]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演变与应对气候变化 [J].
潘根兴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5) :282-289
[9]   小流域尺度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空间变异特征 [J].
李海东 ;
林杰 ;
张金池 ;
张小庆 ;
张莉 ;
王圳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38-42
[10]   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估算 [J].
金琳 ;
李玉娥 ;
高清竹 ;
刘运通 ;
万运帆 ;
秦晓波 ;
石锋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3) :73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