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区域差异
被引:16
作者:
周文龙
[1
,2
]
熊康宁
[1
,2
]
龙健
[2
,3
]
李晋
[1
,2
]
任远
[1
,2
]
陈伟杰
[1
,2
]
贺祥
[4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2]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4] 凯里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密度;
碳储量;
喀斯特石漠化;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1.05.020
中图分类号:
S154.1 [土壤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贵州为例,选取3个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以划分出的4条核心小流域为监测单元,对各示范区内及示范区之间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示范区之间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性较大,表现为红枫湖示范区(6.12 kg m-2)>鸭池示范区(5.21 kg m-2)>花江示范区(2.80 kg m-2);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整体表现为无明显、潜在石漠化样地大于中、强度石漠化样地;岩石裸露率是影响喀斯特地区表层土壤碳密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特别对于中、强度石漠化区;地貌、气温和不同工程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具备巨大的固碳减排效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有机碳蓄积量是今后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131 / 1137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