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稻田土壤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5
作者
唐晓红 [1 ]
吕家恪 [2 ]
魏朝富 [2 ]
谢德体 [2 ]
潘根兴 [3 ]
曾希柏 [4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城乡建设学院
[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碳储量; 分布; 区域; 稻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深受利用方式影响的农业土壤碳库在缓减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温室效应加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区域稻田土壤碳库蓄积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建立研究区以土种为单位的空间数据库,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基于土壤类型法估算重庆市巴南区稻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土壤有机碳总储量约为6.48×106t,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8.31kg/m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巴南区稻田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1.73~3.70kg/m2之间,剖面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5.13~14.07kg/m2之间。0~20cm和100cm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18×106t和4.39×106t,0~20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0~100cm碳储量的27.50%,说明碳储量主要富集在表层土壤。土壤有机碳密度呈带状分布,且具有高度的不均匀性,同类土壤具有相似的有机碳蓄积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壤碳循环研究及中国稻田土壤固碳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J].
潘根兴 ;
李恋卿 ;
郑聚锋 ;
张旭辉 ;
周萍 .
土壤学报, 2008, (05) :901-914
[3]   重庆市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J].
黄雪夏 ;
倪九派 ;
高明 ;
魏朝富 ;
谢德体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1) :54-58
[4]   论水稻生产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J].
凌启鸿 .
科技导报, 2004, (03) :42-45
[5]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 [J].
解宪丽 ;
孙波 ;
周慧珍 ;
李忠佩 ;
李安波 .
土壤学报, 2004, (01) :35-43
[6]   广东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J].
甘海华 ;
吴顺辉 ;
范秀丹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499-1502
[7]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J].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代静玉 ;
周运超 ;
张平究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609-618
[8]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J].
李克让 ;
王绍强 ;
曹明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72-80
[9]   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J].
苏永中 ;
赵哈林 .
中国沙漠, 2002, (03) :19-27
[10]  
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 许信旺.南京农业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