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和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评估新方法

被引:21
作者
黄清辉
王东红
马梅
王春霞
王子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氧化铁/醋酸纤维素膜; 氧化铁浸渍滤纸; 土壤; 沉积物; 生物有效磷; 解吸;
D O I
10.13227/j.hjkx.2005.02.042
中图分类号
X825 [土壤评价];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自制的氧化铁 /醋酸纤维素复合膜 (FeO/CAM )发展了一种沉积物和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评估的新方法 .结果表明 :从沉积物和土壤中解吸的生物有效磷 (FeO P)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至 16~ 2 0h左右 ,解吸过程接近平衡 ;随着土 /水比增大而减小 ,至 2 0~ 30g/L左右逐渐趋于平缓 ,且相对标准偏差较小 ;膜面积为 2 0~ 30cm2 时FeO P含量差别较小 ,且相对标准偏差也较小 ;适当提高振荡频率 (一般 2 0 0r/min左右 ) ,有利于促进FeO P的提取动力学过程 .在用于评估水体沉积物和土壤解吸磷的生物有效性方面 ,FeO/CAM膜克服了氧化铁浸渍滤纸的缺点 ,易于商品化 ,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0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输送颗粒态磷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J].
王芳 ;
晏维金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3) :418-422
[2]   氧化铁试纸法测定土壤有效磷的条件探索 [J].
张树生 ;
林咸永 ;
章永松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3, (03) :17-22
[3]   浙北水稻主产区田间土-水磷素流失潜能 [J].
张志剑 ;
王珂 ;
朱荫湄 ;
郭敏红 ;
周顺根 .
环境科学, 2001, (01) :98-101
[4]   几种物质磷形态的生物有效性模拟研究 [J].
吴重华 ;
王晓蓉 ;
孙昊 .
环境科学, 1998, (03)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