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中部3区块侏罗-白垩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形成机理

被引:17
作者
徐国盛
李建林
朱平
廖丰
廖义沙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储集层; 原生孔隙; 次生孔隙;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白垩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准噶尔盆地中部3区块侏罗-白垩系储层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孔隙为辅,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形成与演化起重要的控制作用。详细论述了破坏性与建设性成岩作用的特征,根据自生矿物类型及其形成温度、有机质热成熟度、储集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类型的演化将侏罗-白垩系碎屑岩成岩变化划分为早成岩阶段A期、B期和中成岩阶段A期、B期2个阶段4个期次;定量计算了孔隙形成与演化的消长量,指出次生孔隙形成主要为早期的淡水溶蚀,部分为中晚期的有机热液溶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502 +5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准中地区构造特征分析 [J].
宋传春 ;
李丕龙 ;
韩文功 .
新疆地质, 2005, (04) :339-342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J].
石昕 ;
张立平 ;
何登发 ;
杜社宽 ;
王绪龙 ;
张朝军 ;
管树巍 ;
杨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60-463
[3]   东濮凹陷超压异常与次生孔隙 [J].
马维民 ;
王秀林 ;
任来义 ;
张孝义 ;
王桂成 ;
王婧韫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325-330
[4]   川西孝泉构造上三叠统超致密储层演化特征 [J].
吕正祥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22-26
[5]   大气水在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中的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J].
黄思静 ;
武文慧 ;
刘洁 ;
沈立成 ;
黄成刚 .
地球科学, 2003, (04) :419-424
[6]   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成果及前景 [J].
王宜林 ;
张义杰 ;
王国辉 ;
王绪龙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6) :449-455+442
[7]   深层砂岩次生孔隙的成因及其与异常超压泄漏的关系——以黄骅坳陷板桥凹陷板中地区滨油组为例 [J].
崔勇 ;
赵澄林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1) :49-52
[8]   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油气运聚期次及成藏研究 [J].
陈建平 ;
查明 ;
周瑶琪 ;
田辉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 (01) :20-23
[9]   深部地层异常压力与异常孔隙度及油气藏的关系 [J].
游俊 ;
郑浚茂 ;
周建生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 (04) :17-21
[10]   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的形成、演化和预测 [J].
朱国华 .
沉积学报, 1992, (03) :1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