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拟与技艺:人工智能文艺生产的哲学阐释

被引:22
作者
陶锋
机构
[1] 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文艺生产; 代理; 模拟; 行动者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3-05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10106 ;
摘要
反思人工智能技术在文艺生产领域的本质和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主体”问题,澄清人工智能威胁论的思想根源。首先,从人工智能文艺的生产者来看,人工智能符合现代“代理”的特性,可以与人类共同构成艺术中的“行动者网络”。人工智能的出现成了挑战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主体中心思想的技术契机。其次,从人工智能文艺生产方式来看,艺术进入到了人工智能模拟时代,人工智能加速了文化工业的智能化发展,“真假”判断是人工智能艺术的基本判断。人工智能使得某些艺术门类而非人类艺术被终结,我们应该珍惜艺术生产的非资本化形态。最后,人工智能文艺生产体现了技术对艺术的整合,应该将人工智能严格限制在生产领域,警惕资本对技术与机器的控制,防止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和过度自律,用审美理性来引导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7+127 +1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技术、经济与社会奇点:人工智能革命与马克思工艺学批判重构 [J].
刘方喜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 (06) :130-137
[2]  
人类纪里的艺术[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贝尔纳·斯蒂格勒, 201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012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009
[5]  
写作的零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 巴尔特, 2007
[6]  
审美经验现象学[M].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法)米·杜夫海纳(M.Dufrenne)著, 1996
[7]  
Defining Agency: Individuality, Normativity, Asymmetry, and Spatio-temporality in Action[J] . Xabier E. Barandiaran.Adaptive Behavior . 2009 (5)
[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An Evolving Thesis: 1991-1995)[J] . Leonardo . 1995 (5)
[9]  
The Works of Aristotle. Aristotle.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 1925
[10]  
Gesammelte Schriften,Band 7:?sthetische Theorie. Adorno,T.W. Suhrkamp Verlag .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