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5
作者
李宏升
陈苏宁
金钟太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
头、体针联合; 中风恢复期; 气虚血瘀; 针灸疗法;
D O I
10.13193/j.archtcm.2010.12.187.lihsh.023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研究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联合药物治疗。按要求治疗两个疗程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观察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体针联合药物组临床疗效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体针联合药物组相比,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更明显(P<0.01)。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体针联合药物及头、体针联合药物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也证明了应用针刺手段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过程中头、体针联合应用的效果好于单纯体针疗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649 / 26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头针治疗中风病的机理研究进展 [J].
肖晓华 .
针灸临床杂志, 2004, (12) :59-60
[2]   针刺治疗中风机理研究进展 [J].
李国辉 ;
刘杏琴 ;
不详 .
中医药学刊 , 2002, (04) :529-532
[3]   针刺百会穴对近视学生脑血流图及眶区血流图的即时影响 [J].
张玉莲 ;
王海亮 ;
刘晓峰 ;
冯民生 .
中国医药学报, 1998, (03) :71-71
[4]   针刺对脑血流图影响及其时间节律 [J].
吴绪平 ;
王亚文 ;
刘又香 ;
阎圣秀 ;
潘希雄 ;
曾强 ;
陈晓谦 ;
龚成 ;
许智 ;
李静 ;
姚汉玲 .
黑龙江中医药, 1993, (01) :36-39+57
[5]  
实用神经病诊断治疗学[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汤洪川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