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中风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5
作者
李国辉
刘杏琴
不详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
[2]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中风; 针灸疗法; 综述;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2.04.144.ligh.084
中图分类号
R246.1 [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从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电生理学、生化指标、神经递质和神经元、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的机理研究 ,提出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29 / 53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J].
许能贵 ;
易玮 ;
马勤耘 ;
许冠荪 ;
朱舜丽 ;
陈全珠 .
中国针灸, 2000, (04) :45-48
[2]   电针对大鼠脑局部缺血再灌流后c-fos、mRNA表达的影响 [J].
王利 ;
张学勤 ;
张勇 ;
卢志达 .
中国针灸, 2000, (04) :49-51
[3]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60例 [J].
许朝刚 .
中国针灸, 2000, (02) :15-15
[4]   电针对中风偏瘫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动态观察 [J].
聂卉 .
中国针灸, 1999, (06) :50-51
[5]   头体针对缺血性中风脑血管功能影响的对比观察 [J].
杜广中 ;
张登部 ;
卜彦青 .
中国针灸, 1999, (05) :9-10
[6]   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症46例临床报告 [J].
杨爱平 ;
张汾生 .
针灸临床杂志, 1998, (07) :7-8
[7]   头电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观察 附:183例临床分析 [J].
吴节 ;
李应昆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02) :14-17+56
[8]   针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30例 [J].
农泽宁 .
中国针灸, 1998, (06) :52-52
[9]   舌下针法对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疗效观察 [J].
欧阳八四 .
辽宁中医杂志, 1998, (01) :10-10
[10]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电变化的影响 [J].
许能贵 ;
汪克明 ;
王月兰 ;
马勤耘 ;
杨帆 ;
周逸平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7, (05)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