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玉335适宜栽培密度与性状指标研究

被引:17
作者
徐明洁
刘江
董秋婷
温日红
张雷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群体指标;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19.069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寻求先玉335合理的种植密度,明确种植密度对玉米性状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优质高产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材,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式,设4种种植密度(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在大垄双行种植条件下,先玉335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加大呈降低趋势,在6.75万株/hm2密度时,产量较高,玉米群体具有合理的株高和冠层结构,棒三叶叶绿素相对含量也较高。对株高、穗位高度以及LAI垂直分布的研究表明,该试验条件下,种植密度的增加会使玉米群体的抗倒伏能力降低,单株叶面积减少,群体LAI有所增加,LAI最大值出现的层次有所上升,玉米群体适宜高产的LAI在5.7左右。[结论]在试验条件下,先玉335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LAI最大值出现的层次随着密度的增加上移。
引用
收藏
页码:8928 / 893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密度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段巍巍 ;
李慧玲 ;
肖凯 ;
李雁鸣 .
玉米科学, 2007, (02) :98-101
[2]   玉米高产栽培群体密度与性状指标研究 [J].
路海东 ;
薛吉全 ;
赵明 ;
马国胜 .
玉米科学, 2006, (05) :111-114
[3]   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 [J].
杨国虎 ;
李新 ;
王承莲 ;
罗湘宁 .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05) :57-60+64
[4]   生态环境条件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边秀芝 ;
任军 ;
刘慧涛 ;
阎孝贡 ;
武巍 .
玉米科学, 2006, (03) :107-109+132
[5]   大垄双行种植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解析 [J].
武志海 ;
张治安 ;
陈展宇 ;
徐克章 .
玉米科学, 2005, (04) :62-65
[6]   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群体冠层结构及其微环境特性的研究 [J].
武志海 ;
王晓慧 ;
陈展宇 ;
张治安 ;
徐克章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355-359
[7]   玉米叶面积指数的普适增长模型 [J].
王玲 ;
谢德体 ;
刘海隆 ;
杨军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03-306+311
[8]   玉米穗位高与株高的相关研究 [J].
陈玉水 ;
卢川北 .
广西农业科学, 2004, (02) :111-111
[9]   玉米群体冠层光合速率与叶面积指数关系的初步研究 [J].
王珍 ;
武志海 ;
徐克章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9-12+16
[10]   玉米杂交种棒三叶特征及其叶面积与单株穗重、粒重的相关性研究 [J].
白永新 ;
王早荣 ;
陈宝国 ;
钟改荣 ;
张中东 ;
卢桂花 .
华北农学报, 2000, (02)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