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内陆输送过程中沙尘单颗粒类型及其非均相反应
被引:20
作者:
李卫军
[1
]
邵龙义
[1
]
余华
[2
]
王伟
[1
]
杨书申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亚洲沙尘暴;
单个沙尘颗粒;
矿物气溶胶;
非均相化学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单颗粒分析方法对2004年2~3月发生在北京的3次沙尘暴的样品中沙尘颗粒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3次沙尘暴的反向轨迹图显示,它们主要来自于中国北部、西北部和蒙古的戈壁沙漠地区,且这些沙尘颗粒主要通过高空长距离输送到下游区域.使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对481个沙尘颗粒进行分析,并根据成分特征,把这些沙尘颗粒划分为8种类型,主要类型有"富Si"、"富Ca"、"富S"、"富Fe".将北京样品分析结果与呼和浩特、塔克拉玛干和敦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长距离输送的沙尘颗粒表面发生了SO2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导致部分颗粒局部的表面发生化学修改作用,且"富Ca"的碱性矿物为非均相化学反应提供了更有利的反应界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7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