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陶瓷膜集成工艺的饮用水安全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范小江 [1 ]
雷颖 [1 ]
韦德权 [1 ]
张锡辉 [1 ]
巢猛 [2 ]
野口宽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工程与管理研究中心
[2] 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
[3] 不详
关键词
臭氧; 陶瓷膜; 颗粒数; 消毒副产物; 前体物;
D O I
10.19853/j.zgjsps.1000-4602.2014.15.010
中图分类号
TU991.2 [净水工程(给水处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微生物安全和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控制两个方面对混凝、臭氧/陶瓷膜和生物活性炭集成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膜出水中粒径>2μm的颗粒数低于10个/mL,大肠杆菌、菌落总数、隐孢子虫和贾第虫均为零,从而有效保障了工艺出水的微生物安全。臭氧投量为3mg/L时,中试工艺对UV254和DOC的去除率分别为83%和73%,对三卤甲烷、卤乙酸和三氯乙醛前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77%、76%和83%,其中对三氯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前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81%、79%和77%。集成工艺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和大幅降低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含量,显著改善饮用水的安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超滤技术在我国饮用水厂中的应用进展
    范小江
    张锡辉
    苏子杰
    白志强
    瞿志晶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 (22) : 64 - 70
  • [2] 超滤膜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替代液氯消毒效果分析
    于海宽
    蔡传义
    于淑花
    柳斌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 (20) : 39 - 42
  • [3] 大型浸没式超滤膜水厂的设计及运行
    纪洪杰
    于海宽
    沈裘昌
    田希彬
    郭爱玲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 (18) : 42 - 47
  • [4] 超滤膜组合工艺在青浦第三水厂设计中的应用
    钟燕敏
    郑国兴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 (18) : 60 - 63
  • [5] 半程混凝/氧化/陶瓷膜工艺中膜污染的原位控制
    范小江
    雷颖
    盛德洋
    张锡辉
    李泰日
    张建国
    野口宽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 29 (13) : 6 - 10
  • [6] 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及超滤的零污染通量
    李圭白
    田家宇
    齐鲁
    [J]. 给水排水, 2010, 46 (08) : 11 - 15
  • [7] 颗粒物计数法用于给水处理的评述
    朱洁
    陈洪斌
    孙博雅
    [J]. 净水技术, 2009, 28 (01) : 1 - 6
  • [8] 臭氧-生物活性炭与超滤膜联用技术试验研究
    许航
    陈卫
    李为兵
    冯正宇
    [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2) : 125 - 128
  • [9] 微污染饮用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技术研究——不同组合工艺对一般有害物质去除效果对比
    肖贤明
    刘光汉
    潘海祥
    傅家谟
    闵育顺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S1) : 69 - 74
  • [10] Using catalytic ozonation and biofiltration to decrease the formation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Chen, Kuan-Chung
    Wang, Yu-Hsiang
    Chang, Yuan-Huang
    [J]. DESALINATION, 2009, 249 (03) : 929 - 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