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冬小麦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被引:36
作者
蒲金涌 [1 ,2 ]
姚小英 [3 ]
王位泰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
[3] 天水市气象局
[4] 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实验站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甘肃; 冬小麦; 气候适宜性; 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甘肃省冬小麦种植区西峰、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及平凉、成县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8年冬小麦试验田平均物候观测资料及试验点气象站1971~2008年逐日日照、温度、降水量测量值,建立了冬小麦日照、温度、降水及综合气候适宜度计算模型,并对1971~2008年冬小麦各生产年度气候适宜度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温度、光照、降水及综合气候平均适宜度分别为0.77、0.66、0.50及0.60。温度和光照适宜性较高,降水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在近40年中,温度和光照适宜度分别以0.001.a-1及0.0014.a-1线性趋势上升,降水适宜度以0.0013.a-1线性趋势下降。综合气候适宜度线性变化不明显。冬前生长阶段光照适宜性较强,降水适宜性较弱。越冬期降水适宜性较强,光照适宜性较弱。返青期~抽穗期及抽穗期~成熟期温度适宜性较强,降水适宜性较弱。冬前生长阶段及返青期~抽穗期,冬小麦温度、降水适宜度呈上升趋势,光照适宜度呈下降趋势,气候因子组合效果趋好。越冬期及抽穗期~成熟期温度、降水适宜度呈下降趋势,光照适宜度呈上升趋势,综合气候适宜性变差。冬小麦生长后期水分胁迫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干旱地区农业气象研究.[M].邓振镛编著;.气象出版社.1999,
[12]  
粮食作物与气象.[M].龚绍先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
[13]   河南省棉花的温度适宜性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J].
刘清春 ;
千怀遂 ;
任玉玉 ;
焦士兴 .
资源科学, 2004, (04) :51-56
[14]   全球变暖影响下农作物气候适宜性研究进展 [J].
赵峰 ;
千怀遂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4, (02) :139-142
[15]   农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研究——以河南省冬小麦为例 [J].
赵峰 ;
千怀遂 ;
焦士兴 .
资源科学, 2003, (06) :77-82
[16]   中国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研究 [J].
马树庆 ;
袭祝香 ;
王琪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3) :137-141
[17]   参考作物蒸散计算方法及其评价 [J].
杜尧东 ;
刘作新 ;
张运福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1) :57-61
[18]   对FAO推荐的作物系数计算方法的验证 [J].
刘钰 ;
L.S.Pereira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5) :26-30
[19]   延安降水对农作物生长适宜性的模糊分析 [J].
徐学选 ;
高鹏 ;
蒋定生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0, (02) :73-76+118
[20]   气候对河南省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变化研究 [J].
千怀遂 ;
魏东岚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2) :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