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全量秸秆还田与氮肥用量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103
作者
汪军 [1 ,2 ]
王德建 [1 ]
张刚 [1 ]
王灿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秸秆全量还田; 氮肥; 有机质; 土壤养分;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5.008
中图分类号
S158.3 [土壤肥力与植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秸秆每季或隔季机械化全量还田可能是未来稻麦轮作农田秸秆还田的主流方式。该文研究了两种秸秆全量还田方式下不同氮肥用量对土壤养分保持和供应能力的影响,以期为该种还田方式的应用提供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稻作一季与稻麦两季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季秸秆还田下,土壤SOM、TN、AN、AP、AK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比CK(不施秸秆与氮肥)增加了3.7%~11.2%,2.2%~16.2%,6.4%~22.8%,25.7%~106.5%,30.2%~58.7%,土壤NH4-N、NO3-N的含量比CK显著降低,分别减少了1.30,1.32mg/kg;同等氮肥用量(N1~N3)时,双季秸秆还田比单季秸秆还田土壤SOM、AP、AK分别增加了1 000~2 400,7.9~14.5,11.0~15.0mg/kg,土壤AN、NH4-N、NO3-N分别降低了6.1%~10.0%,9.9%~11.3%,14.7%~22.8%,对土壤TN无显著影响;秸秆和氮肥的交互作用对SOM、TN有显著影响。氮肥施用提高了土壤中SOM、TN、AN、AP、AK、NH4-N、NO3-N含量;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SOM、AN、AP、AK的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NH4-N、NO3-N的含量,土壤AN、NH4-N、NO3-N含量与秸秆用量呈显著负相关;秸秆与氮肥的交互作用能显著提高土壤中SOM、TN的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62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有机物料对红壤几种形态碳氮及酸度的影响 [J].
练成燕 ;
张桃林 ;
王兴祥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11) :3922-3932
[2]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J].
刘世平 ;
陈后庆 ;
聂新涛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张洪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5) :51-56
[3]   长期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对红壤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J].
陈安磊 ;
王凯荣 ;
谢小立 ;
苏衍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5) :838-843
[4]   长期配施秸秆对灰漠土质量的影响 [J].
刘骅 ;
林英华 ;
王西和 ;
谭新霞 ;
张云舒 .
生态环境, 2007, (05) :1492-1497
[5]   绿肥和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供氮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J].
卢萍 ;
杨林章 ;
单玉华 ;
韩勇 .
土壤通报, 2007, (01) :39-42
[6]   不同种植制度下长期施钾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 [J].
谭德水 ;
金继运 ;
黄绍文 ;
李书田 ;
何萍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1) :133-139
[7]   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劳秀荣 ;
孙伟红 ;
王真 ;
郝艳如 ;
张昌爱 .
土壤学报, 2003, (04) :618-623
[8]   秸秆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J].
张亚丽 ;
张娟 ;
沈其荣 ;
王金川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2) :1575-1578
[9]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J].
李贵桐 ;
赵紫娟 ;
黄元仿 ;
李保国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02) :162-167
[10]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J].
韩鲁佳 ;
闫巧娟 ;
刘向阳 ;
胡金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3) :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