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共和盆地多石在沟河道沙丘现代风水交互过程

被引:9
作者
马玉凤
严平
宋阳
杜建会
朱孟郡
丁连刚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多石在沟; 河道沙丘; 风水交互作用; 现代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择青海共和盆地多石在沟河道中6道新月形沙丘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rimble4700DGPS与常规测量手段,结合野外风沙观测与自动气象站数据,初步观测分析了2006年多石在沟河道沙丘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变化过程,计算出2006年风季前比雨季后多石在沟河道沙丘体积减小了548.3m3,风积量为2351m3,流水的蚀平量为2899m3,2006年风水两相营力对河道沙丘的侵蚀贡献率约为45%∶55%,流水的搬运作用强于风力的堆积作用。但从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研究区的风力侵蚀作用强于流水侵蚀作用,河道沙丘不断增大。多石在沟河道沙丘是一个典型的风水交互作用系统,河道成为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的"中转站",在风水的交替作用下,沉积物由风积环境进入流水环境中。
引用
收藏
页码:695 / 7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河中游风水两相作用对侵蚀产沙地域分布的影响 [J].
许炯心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1) :49-56
[2]   风水复合侵蚀研究述评 [J].
宋阳 ;
刘连友 ;
严平 .
地理学报, 2006, (01) :77-88
[3]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重点研究领域与问题 [J].
冷疏影 ;
冯仁国 ;
李锐 ;
刘宝元 ;
郑粉莉 ;
刘国彬 ;
王占礼 ;
杨勤科 ;
傅伯杰 ;
宋长青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1-6+26
[4]   中国风水侵蚀交错区分布特征分析 [J].
邹亚荣 ;
张增祥 ;
王长有 ;
赵晓丽 ;
刘斌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3, (01) :67-70
[5]   距今30ka前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古环境 [J].
杨小平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25-30
[6]   风水两相侵蚀研究现状及我国今后风水蚀的主要研究内容 [J].
海春兴 ;
史培军 ;
刘宝元 ;
严平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2) :50-52+56
[7]   试论干旱区河流在沙漠地貌发育中的作用——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田河流域为例 [J].
靳鹤龄 ;
董光荣 .
中国沙漠, 2001, (04) :52-58
[8]   雅鲁藏布江河谷风沙地貌形成机制与发育模式 [J].
李森 ;
董光荣 ;
申建友 ;
杨萍 ;
刘贤万 ;
王跃 ;
靳鹤龄 ;
王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88-96
[9]   雅鲁藏布江江当宽谷地区沙源物质与现代沙漠化过程 [J].
刘连友 ;
刘志民 ;
王建华 ;
陈怀顺 .
中国沙漠, 1997, (04) :45-48+50
[10]   土壤侵蚀与第四纪生态环境演变 [J].
唐克丽 ;
张平仓 ;
王斌科 .
第四纪研究, 1991, (04) :3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