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话语空间: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中国官方与非官方话语互动模式研究

被引:88
作者
何舟 [1 ]
陈先红 [2 ]
机构
[1]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
[2]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关键词
双重话语空间; 公共危机传播; 官方话语空间; 民间话语空间;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0.08.006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以"双重话语空间"为分析框架,通过对2003-2008年间的11个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探索性个案研究,归纳出中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本土化公关模式——"双重话语空间互动模式",研究表明:(1)公共危机传播的官方模式为封闭控制、单向宣教和双向互动三种模式,(2)公共危机传播的民间模式为揭露模式、抵触模式和肯定补充模式,(3)不同的互动模式呈现不同的政府危机公关效果,在"封闭控制VS揭露"互动模式中,政府危机公关呈现出散布、揭露、谴责、批评、愤怒等负面效果,在"单向宣教VS抵触"互动模式中,则呈现出混乱、反驳、不信、冷漠等负面效果;在"双向互动VS肯定补充"模式中,则呈现肯定、赞扬、补充、参与等正面效果。(4)新媒体为非官方话语空间提供更大的公共议题讨论空间与近用权,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政府的危机公关应对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2] 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维度
    王雅林
    [J]. 社会科学研究, 2003, (01) : 87 - 93
  • [3] Party-Market Corporatism, Clientelism, and Media in Shanghai[J] . Chin-Chuan Lee.The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 . 2007 (3)
  • [4] To Each According to Its Niche: Analyz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for a Structural Segregation in Chinese Press[J] . Zhongshi Guo.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 2001 (1)
  • [5]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A Strauss,J Corbin. Sage Publications . 1998
  • [6] Working with A Dying Ideology:Dissonance and Its Reduction in Chinese Journalism. He,Z. Journalism Studies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