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中国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的动态演进及驱动机制
被引:5
作者:
杨福霞
[1
]
郑凡
[1
]
杨冕
[2
,3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武汉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种植业;
劳动生产率;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驱动机制;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增进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的认识对于促进区域间农民收入的平衡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市、区)种植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将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动、技术进步、资本劳动替代、土地劳动替代和产出结构调整5种效应,以此探讨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在样本期内整体上经历了"扩大(2000—2003年)—缩小(2003—2009年)—再扩大(2009—2012年)—再缩小(2012—2016年)"的交替演进过程;②深入探究此演变的驱动机制发现,技术进步是第一阶段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动因;随后,技术效率改善和产出结构优化共同推动了该差距逐步缩小;在随后4年中,产出结构进一步调整导致种植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距再次扩大;2012年之后,随着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土地劳动替代效应和产出结构效应促进了地区差距再次缩小。因此,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是2010年之前中国种植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而投入和产出结构调整则成为2012年后地区差距缩小的重要动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563 / 1575
页数:13
相关论文